Arduino是一个开放源码的电子原型平台,它可以让你用简单的硬件和软件来创建各种互动的项目。Arduino的核心是一个微控制器板,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引脚来连接各种传感器、执行器、显示器等外部设备。Arduino的编程是基于C/C++语言的,你可以使用Arduino IDE(集成开发环境)来编写、编译和上传代码到Arduino板上。Arduino还有一个丰富的库和社区,你可以利用它们来扩展Arduino的功能和学习Arduino的知识。
Arduino的特点是:
1、开放源码:Arduino的硬件和软件都是开放源码的,你可以自由地修改、复制和分享它们。
2、易用:Arduino的硬件和软件都是为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设计的,你可以轻松地上手和使用它们。
3、便宜:Arduino的硬件和软件都是非常经济的,你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来实现你的想法。
4、多样:Arduino有多种型号和版本,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合适的Arduino板。
5、创新:Arduino可以让你用电子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创意和想象,你可以用Arduino来制作各种有趣和有用的项目,如机器人、智能家居、艺术装置等。


经过 3 个月的反复试验、调整电机、微调激光器并克服了不少挫折,我终于让它工作起来了。让我告诉你——这太不可思议了!
在本指南中,我将向您介绍我如何从头开始构建自己的无框激光竖琴。它类似于传奇人物让-米歇尔·雅尔 (Jean-Michel Jarre) 使用的标志性激光竖琴。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它,问我爸爸它是如何运作的——建造一个是我毕生的梦想。
它完全由 Arduino 控制,并使用电机扫描激光束,并搭配巧妙的传感器设置来检测光束中断。通过执行这些步骤,您可以创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激光竖琴,它不仅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,而且可以播放真实的音乐。
观看视频以了解其背后的概念,并了解我是如何构建它的。
⚠️ 重要安全警告 ⚠️
在这个项目中,我使用了一台强大的 3W 激光器。如果处理不当,这种类型的激光会导致严重和永久性的眼睛或皮肤损伤。永远不要低估危险 - 即使是短暂的暴露或间接反射也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眼睛损伤。
在开始使用强大的激光器之前,我强烈建议您先熟悉低功率激光器,例如 5mW 激光指示器,以安全地学习激光器处理基础知识、对准和安全协议。全面了解激光分类、护目镜、光束反射风险和安全作程序。
网上有很多关于激光安全的资源:
https://makezine.com/article/digital-fabrication/laser-cutting-digital-fabrication/laser-eye-safety-in-digital-fabrication-protecting-your-vision/
https://ehs.mit.edu/wp-content/uploads/Laser_Safety_Guide.pdf
舒适后,小心地使用更强大的激光,始终确保您使用专门针对您的激光波长的认证激光安全护目镜。在受控环境中工作,尽量减少反射表面,清楚地标记激光器的路径,并在进行调整或不积极实验时始终关闭激光器。
这种激光竖琴特别危险,因为激光束向上指向您的眼睛,大大增加了意外暴露的危险。
激光可以帮助创建像这款激光竖琴这样的惊人项目,但前提是要负责任地处理。安全第一,创意先行!




用品与材料
1 个 Arduino Leonardo
1 个 Arduino Uno
4 x 光敏电阻 LDR
2 x 超声波传感器 US-100
1 x 步进电机驱动器 ULN2003
1 x NEMA 16 39MM 1.8 度 2 相 4 线混合薄型步进电机
警告:
我正在使用一个 39BYG53322 步进电机,这是我从旧的 3D 打印机中抢救出来的。不幸的是,我在亚马逊或全球速卖通上找不到它。这是一款 NEMA 16、39 毫米、1.8 度、2 相、5 线混合步进电机。
1 x 继电器模块
1 x 12v 电源 - 我使用类似于这个的电源:https://amzn.to/3RaaXPv
1 x 激光 - 3W TTL
4 x10Ohm 电阻器
1 x TCRT5000 红外反射传感器
第 1 步:打印 3D 模型
Fusion 360 源文件也可用于根据您的需要进行修改。



步骤 2:准备底板
任何具有指定尺寸的木板都可以使用。它提供比 3D 打印更好的稳定性,并有助于抑制电机的振动。

第 3 步:学习控制步进电机
如果您已经有信心控制步进电机,请继续跳过此步骤。
***
步进电机是竖琴的第二大重要部件,仅次于激光器,但事实证明,要做好它是最具挑战性的。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步进电机可用,所以每一种都需要自己独特的设置和控制方法。
最受欢迎的类型是:单极、双极和混合步进电机。根据电机的类型,它们需要不同的驱动器(控制它们的硬件单元)和编程。
DroneBot Workshop 上有一个很好的介绍视频,它可能会为您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来使用步进电机。我找到的另一个关于布线的有用视频是这个。
***
电机要求为 1.8° 步距角(即每转 200 步)和紧凑的尺寸,以保持较低的重量,这有助于在两个方向上快速、精确地运动。
在我的视频中,您可以看到我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电机和两种不同的驱动器。
NEMA 17 (42SHDC3025-24B) 与 A4988 驱动器结合使用。
NEMA 16 (39BYG53322) 步进电机与 ULN2003 驱动器配对。(这是更好的选择,因为转子更轻、更短,可以实现更快、更灵敏的运动。
我最终坚持使用混合动力 NEMA 16 (39BYG53322),不幸的是它非常不受欢迎。但是,正如我所说,尺寸比电机的类型更重要,因此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类型的 NEMA 16。
第 4 步:将步进电机安装到支架上
将步进电机安装到其支架上



第 5 步:剪出一个镜子
我对镜子做了很多实验。镜子应尽可能薄;否则,它会反射未聚焦的光束。我发现效果最好的是旧硬盘中的磁盘。我用 Dremel 把它剪下来并塑造它。在照片中,您可以看到镜子和硬盘之间反射光束的差异。





第 6 步:组装镜架
在支架上添加螺纹嵌件(此步骤是可选的 - 您也可以使用标准螺钉代替)。
用一些胶水将镜子连接到镜子架上。
将支架安装到电机上。



第 7 步:准备环回传感器
从模块中拆焊二极管。
使用足够长的电线以到达电机支架,并将二极管焊接到它们上。




第 8 步:将二极管后面的线路安装到支架上
将 Diodes 后面的线路安装到支架上
用热胶将两个二极管固定到孔中。


第 9 步:在激光器和 12V 电源之间添加继电器
Add a Relay Between the Laser and the 12V Power Supply
作为一项安全措施,需要继电器。当 Arduino 不运行或重启时,它不会向激光器发送 PWM 信号,导致它在本应关闭时以全功率运行。为防止这种情况,应连接继电器,使其默认处于关闭状态,并且 Arduino 只有在完成电机归位程序后才能将其打开。

第 10 步:使用原型板测试所有布线
在继续焊接之前,我建议按照此处的ULN2003驱动器和 A4988 驱动器的原理图,使用原型板测试设置。
我建议在焊接元件之前,先用低功率激光器(约100-200 mW)对电路进行实验。它对眼睛还是很危险的,但是 3W 激光器在全功率运行时甚至可以灼伤黑暗的表面,想象一下它会对你的眼睛造成什么影响!使用低功率激光,您可以进行调整,直到看到七个投影点(如视频所示)。我不建议使用高功率激光器开发竖琴——使用较弱的激光器更安全、更容易排除故障。请记住始终佩戴经过认证且评级适当的安全眼
镜!




第 11 步:创建 Arduino 扩展板
剪下 2 个与 Arduino 尺寸相匹配的穿孔板。
按照此处提供的 ULN2003 dirver 和 here) 的 A4988 驱动程序的原理图来构建扩展板。
将屏蔽层到组件的电缆保留足够长的时间,并在稍后安装时将其修剪成合适的尺寸。



第 12 步:将组件固定到电路板上
电机支架和激光器的位置必须居中,以与顶部的分体对齐。Arduino 板必须与左侧的分割对齐,以确保其输出公开。其余组件可以根据图片大致定位。
您可以使用双面胶带将它们临时固定在板上,确保在用螺丝固定它们之前一切正常。然后,用笔标记孔,取下临时胶带,并预先钻孔。













第 13 步:将木板固定到外壳上
您可以使用一根末端带有白色油漆的细丝将其穿过外壳的孔,并在木板上标记钻孔点。然后,钻孔并用螺丝将电路板固定到外壳上。


第 14 步:将传感器安装到外壳盖上
插入四个光传感器,并将它们焊接到通向另一侧扩展板的电线上。
用一些热胶固定声音传感器。
装上盖子。






第 15 步:安装反光附件。
这种附件显着提高了竖琴的性能,并增加了横梁可以中断的高度。





第 16 步:将代码上传到 Arduino
您可以在此存储库中找到这两个 Arduino 的代码。
每当您需要更新 Arduino UNO(控制激光器和电机)的代码时,
我建议遵循这个例程:
关闭 12v 电源。
断开 Arduino Leonardo 与计算机的连接。
将 Arduino 代码上传到 Arduino Uno。
上传后断开 Arduino Uno 与计算机的连接。
打开 12v 电源。
将 Arduino Leonardo 重新连接到计算机。
每当您需要更新 Arduino Leonardo(控制超声波传感器并生成 MIDI 音符)的代码时,您可以在 harp 运行时上传新代码,而不会注意到任何中断,因为 Arduino UNO 同时处理电机和激光器。
#include <SoftwareSerial.h>
#include "MIDIUSB.h"
#include <Wire.h>
SoftwareSerial ultrasonicSensor1(8, 9);
struct BeamState {
bool playing;
int currentPitch;
unsigned long offStartTime;
};
const int NUM_BEAMS = 7;
BeamState beamStates[NUM_BEAMS];
const int baseNotes[NUM_BEAMS] = {36, 38, 40, 41, 43, 45, 47};
const unsigned long OFF_DEBOUNCE_MS = 10;
unsigned int sensor1Distance = 0;
unsigned int sensor2Distance = 0;
unsigned int lastSensor1Filtered = 0;
unsigned int lastSensor2Filtered = 0;
unsigned int HighByte = 0;
unsigned int LowByte = 0;
unsigned int Len = 0;
volatile byte receivedData = 0;
unsigned long lastSensorCheck = 0;
const unsigned long sensorCheckRate = 20;
int oldOffsetChannel0 = -1;
int oldOffsetChannel1 = -1;
void triggerAndReadUltrasonics();
int getOctaveOffset(unsigned int distanceMM);
int stabilizeOffset(int newOffset, int &oldOffset);
void noteOn(byte channel, byte pitch, byte velocity);
void noteOff(byte channel, byte pitch, byte velocity);
void receiveEvent(int bytesReceived);
void setup() {
Serial.begin(9600);
ultrasonicSensor1.begin(9600);
Serial1.begin(9600);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BEAMS; i++) {
beamStates[i].playing = false;
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 = 0;
beamStates[i].offStartTime = 0;
}
Wire.begin(0x08);
Wire.onReceive(receiveEvent);
}
void loop() {
unsigned long now = millis();
if (now - lastSensorCheck >= sensorCheckRate) {
lastSensorCheck = now;
triggerAndReadUltrasonics();
}
byte stableData = 0;
int firstOn = -1;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BEAMS; i++) {
if (receivedData & (1 << i)) {
if (firstOn < 0) {
firstOn = i;
}
}
}
if (firstOn >= 0) {
stableData |= (1 << firstOn);
}
for (int i = 0; i < NUM_BEAMS; i++) {
bool beamIsInterrupted = (stableData & (1 << i)) != 0;
if (beamIsInterrupted) {
beamStates[i].offStartTime = 0;
byte channel = (i < 4) ? 0 : 1;
unsigned int dist = (i < 4) ? sensor1Distance : sensor2Distance;
int rawOffset = getOctaveOffset(dist);
int stableOffset = (channel == 0)
? stabilizeOffset(rawOffset, oldOffsetChannel0)
: stabilizeOffset(rawOffset, oldOffsetChannel1);
int newPitch = baseNotes[i] + stableOffset;
if (!beamStates[i].playing) {
if (channel == 0) {
oldOffsetChannel0 = -1;
} else {
oldOffsetChannel1 = -1;
}
beamStates[i].playing = true;
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 = newPitch;
noteOn(channel, newPitch, 100);
} else {
if (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 != newPitch) {
noteOff(channel, 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, 0x40);
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 = newPitch;
noteOn(channel, newPitch, 100);
}
}
} else {
if (beamStates[i].playing) {
if (beamStates[i].offStartTime == 0) {
beamStates[i].offStartTime = now;
} else {
if (now - beamStates[i].offStartTime >= OFF_DEBOUNCE_MS) {
byte channel = (i < 4) ? 0 : 1;
noteOff(channel, beamStates[i].currentPitch, 0x40);
beamStates[i].playing = false;
if (channel == 0) {
oldOffsetChannel0 = -1;
} else {
oldOffsetChannel1 = -1;
}
}
}
}
}
}
MidiUSB.flush();
}
void receiveEvent(int bytesReceived) {
while (Wire.available()) {
receivedData = Wire.read();
}
}
void triggerAndReadUltrasonics() {
ultrasonicSensor1.write(0x55);
delay(50);
if (ultrasonicSensor1.available() >= 2) {
HighByte = ultrasonicSensor1.read();
LowByte = ultrasonicSensor1.read();
sensor1Distance = (HighByte << 8) + LowByte;
if (sensor1Distance < 2 || sensor1Distance > 1800) {
sensor1Distance = 0;
}
if (abs((int)sensor1Distance - (int)lastSensor1Filtered) > 20) {
sensor1Distance = lastSensor1Filtered;
} else {
lastSensor1Filtered = sensor1Distance;
}
}
Serial1.write(0x55);
delay(50);
if (Serial1.available() >= 2) {
HighByte = Serial1.read();
LowByte = Serial1.read();
sensor2Distance = (HighByte << 8) + LowByte;
if (sensor2Distance < 2 || sensor2Distance > 1800) {
sensor2Distance = 0;
}
if (abs((int)sensor2Distance - (int)lastSensor2Filtered) > 20) {
sensor2Distance = lastSensor2Filtered;
} else {
lastSensor2Filtered = sensor2Distance;
}
}
}
int getOctaveOffset(unsigned int distanceMM) {
int offset = map(distanceMM, 0, 1500, 24, 0);
return constrain(offset, 0, 24);
}
int stabilizeOffset(int newOffset, int &oldOffset) {
if (oldOffset < 0) {
oldOffset = newOffset;
return newOffset;
}
if (abs(newOffset - oldOffset) <= 1) {
return oldOffset;
}
oldOffset = newOffset;
return newOffset;
}
void noteOn(byte channel, byte pitch, byte velocity) {
midiEventPacket_t noteOnPacket = {
0x09,
(byte)(0x90 | channel),
pitch,
velocity
};
MidiUSB.sendMIDI(noteOnPacket);
}
void noteOff(byte channel, byte pitch, byte velocity) {
midiEventPacket_t noteOffPacket = {
0x08,
(byte)(0x80 | channel),
pitch,
velocity
};
MidiUSB.sendMIDI(noteOffPacket);
}
第 17 步:用竖琴演奏音乐
由于 Arduino Leonardo 可以充当人机接口设备 (HID),您只需将其插入计算机并启动您最喜欢的 DAW 软件即可。我正在使用 GarageBand,但它也适用于 Logic Pro、Ableton Live 和其他流行的 DAW。
从那里,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声音并开始摇滚!
此外,您需要一台烟雾机来使光束可见并创建标志性的激光竖琴效果。
第 18 步:进一步的改进步骤
进一步的改进步骤
振镜扫描仪: 用振镜扫描仪代替步进电机将使竖琴有更多的琴弦和更亮的光束,因为由于步进电机的速度和精度,目前的设置仅限于七根琴弦。振镜扫描仪将能够更快、更精确地定位光束。
传感器高度:将传感器安装在更高的位置将进一步提高其检测光束中断的能力,并更好地跟踪手的高度。这将产生更准确的音符触发,并可能对声音进行更动态的控制。如果你仔细观察让-米歇尔的竖琴,你会注意到传感器的位置要高得多。
这些升级可以显着提高竖琴的性能和可玩性,使其反应灵敏和通用性更高。

第 19 步:最后的话
这个项目很有挑战性,需要大量的微调,所以要做好试错的准备。如果我错过了什么或不清楚的地方,请随时联系我们——我很乐意提供帮助!
此外,我怎么强调激光的危险性都不为过。高功率激光会导致严重的眼睛受伤,甚至灼伤表面,因此请认真对待安全。在使用激光器之前,请确保您佩戴了经过认证的安全眼镜并了解风险。花点时间对激光安全和正确的处理技术进行自我教育。
本指南仅供参考和教育之用,不能取代专业建议。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具体的技术问题,请咨询专家。我不是专业的工程师或机械师,本指南基于我的个人经验。始终使用您的最佳判断力,遵守当地法律和安全准则,并了解所涉及的任何风险。
使用这些说明,您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任何伤害、损害或事故的所有风险和责任,并同意放弃和免除我的任何和所有索赔或责任。请谨慎行事,自行研究,并对您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。
附录:
项目链接:https://www.instructables.com/Laser-Harp-2/
项目作者:保加利亚 Cybercraftics
项目视频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5HmCTt6hQ4
项目代码:https://github.com/cybercraftics/laser_harp
3D打印文件:https://content.instructables.com/FPL/B4E5/M88SFWC9/FPLB4E5M88SFWC9.stl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