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题:制作简易的语音交互应用
【教学目标】
1. 通过观看视频,思考语音交互应用的基本组成部分;
2. 通过实践操作,编写唤醒语音助手及合成语音的程序,并适当优化;
3.通过实践操作,分析并编写完成开灯关灯的语音指令的程序;
【教学过程】
环节 | 教师活动 | 学生活动 | 设计意图 |
回顾引入 | 1. 出示课题《制作简易的语音交互应用》 2. 回顾前一阶段学习内容,简述语音识别、语音合成的作用。 3. 播放视频,样例程序演示。 | 回顾旧知,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任务。 | 回顾旧知,过渡并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。 |
分析程序组成 | 1. 提出问题:说说这个语音交互应用是怎么样的吗?整个语音交互程序。可以分为哪些部分,有何作用。 2. 归纳小结:回顾刚才的样例程序演示视频,结合生活实践经验,总结本节课语音交互应用由两部分组成。 3. 1.唤醒语音助手 2.完成语音指令 | 讨论交流
在教师的组织下,讨论语音交互程序的组成部分,并总结两部分的具体功能。 | 通过分析样例程序的组成部分,明确制作的步骤及主要内容。 |
前期准备 | 准备工作:制作语音交互应用程序的背景。添加人工智能服务模块。 | 根据视频提示,完成前期准备。 | 完成程序编写的准备工作。 |
编写唤醒语音助手程序 | 1. 动手尝试:根据课件上提供的程序积木块,尝试动手操作。 2. 观察思考:观察两位同学编写的程序,分析可能的原因(运算符号不同)。 3. 优化识别:尝试让程序显示语音识别结果。 4. 尝试解决问题:根据讨论交流结果,尝试解决问题。 | 尝试编写唤醒语音助手的程序。
观察两段程序的异同,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。
显示语音识别结果
动手调试程序,让语音助手能够被唤醒。 | 通过先操作后讨论的方式,让学生掌握唤醒语音助手的程序的编写方法。 |
尝试语音合成 | 1. 动手尝试:根据课件上提供的程序积木块,尝试动手操作。 2. 优化调整:调整发音人设置和语速,控制语音合成的结果。 | 通过语音合成相关的积木块,尝试让语音助手能够说话。 | 通过动手操作,让学生掌握语音合成的程序编写方法及相关技巧。 |
编写完成语音指令程序 | 1. 分析程序:分析不同语音指令的执行结果。 2. 动手尝试:根据课件上提供的程序积木块,尝试动手操作。 3. 分享交流:分享制作的程序,思考如何制作更多语音指令程序。 | 分析讨论
尝试编写完成语音指令的程序,实现打开灯、关灯的效果。 交流讨论,分享成果,思考更多语音指令制作方法。 | 通过先操作后讨论的方式,让学生掌握完成语音指令的程序的编写方法。 |
归纳总结 | 分享生活中语音交互的更多应用。布置课后任务。 | 分享交流 | 拓展提高。 |
附件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