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页 返回首页
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
返回上一页 返回上一页

行空板 K10 助力:家电信息编码与查询教学活动实践 简单

头像 tongtong20336 2025.01.14 117 0

    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实践中,四年级的课程着重关注 “数据与编码” 领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。其中,跨学科主题 “用编码描述秩序”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方向。

1、项目来源

    1.1《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》——数据与编码

           第2单元主题:用编码描绘世界

           第9课内容:二维码伴我生活

    1.2相关逻辑主线:数据、信息处理、信息安全

    1.3对应的课标内容要求:

        ⭕结合真实情境,了解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,认识数据编码的目的,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

        ⭕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,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,以便计算机识别和管理,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。

图片1.png

2.项目简介

    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数据和编码无处不在。为助力小学四年级学生理解数据与编码概念及应用,通过整理家电信息并扫码查询,引导学生感受数据,体会编码价值。同时,引入语音合成技术,让学生体验多样化的信息交互方式,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。

    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收集家中电器的购买时间、金额等信息,利用草料二维码生成器生成二维码。借助行空板 K10,实现二维码识别查询家电详情,并利用其语音合成功能,将查询到的家电信息以语音进行播报。通过这一过程,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、编码应用以及对语音技术的初步运用能力。

 

3.项目学习目标:

    3.1认识生活中的数据:引导学生学会从家庭电器信息入手,让学生发现、获取、记录数据,感受数据的价值。

    3.2了解编码的基础概念:初步认识二维码,简单说出二维码的图形特征。让学生感受二维码表达信息的便捷性,初步理解编码在信息存储和传递中的作用。

    3.3掌握信息呈现与传递的方法:学生通过实践,掌握扫码实现信息快速呈现与传递的方式,体会编码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。同时,学会利用语音合成技术,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输出,拓展信息呈现的途径。

    3.4融会贯通跨学科知识:运用数学知识记录金额,语文知识描述信息,信息科技知识生成和读取二维码,以及实现语音合成,融合多学科知识。

 

4.项目思路

图片2.png

5.项目实践过程

    5.1数据收集整理

          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,学生掌握了搜集并记录数据的方法,可以先用纸笔或者Excel的方式记录家庭电器的购买时间、金额等信息。

       image.png

 

    5.2编码

        利用草料二维码平台,生成二维码

         5.2.1选择在线填表批量制作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 5.2.2将手写数据信息,逐一按照平台格式进行录入,批量生成二维码

image.png
image.png
image.png
image.png

    5.3编码与信息查询

        5.3.1硬件选择:行空板K10

image.png
image.png

 

        5.3.2界面设计:用可画设计一款简单的背景图

 

微信图片_20250123144517.jpg

        5.3.3程序设计

            (1)初始化设置,包括语速、屏幕方向等,

            (2)显示摄像头画面并切换到二维码识别模式。

            (3)进入循环,循环中检测到二维码就进行语音合成、文字显示等操作,未检测到则持续循环检测。

程序截图.png

 

 

材料清单

评论

user-avat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