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顾昕泽(8岁)、刘子奕(8岁)
一、设计背景
通过查阅“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13——气候行动”的相关资料,了解到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温室气体(二氧化碳)浓度过高。温室效应给我们地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:海平面上升、全球温度升高、土地沙漠化等,严重破坏了我们的地球家园,所以就想有什么办法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,解决温室效应问题。
二、创意来源与解决方案(作品功能)
在科学绘本书上,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种植植物,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能吸收二氧化碳,产生氧气。而我们人类需要吸收氧气,产生二氧化碳。所以我们想在家里多种绿植,把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掉,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。
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,并与老师的交流中,了解到了3个非常重要的信息:
1. 了解到植物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,在没有光的条件下植物是进行的呼吸作用,吸收氧气,产生二氧化碳。(来自百度)
2. 工业化以前全球年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278ppm,到2014年4月,北半球大气中月均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,这也是温室效应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。(来自百度百科)
3. 在家里二氧化碳的浓度最好要低于1500ppm,这样会让人们感到舒适。(来自百度)
所以针对于这三个信息,我们想做一个装置,在micro:bit上实时显示二氧化碳浓度,当家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499ppm时,通过灯带给家里的绿植进行补光,让绿植进行光合作用,吸收二氧化碳,产生氧气,降低二氧化碳浓度。这样既保障我们的健康,又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浓度。如果是在室外,可以二氧化碳检测的浓度值设置为300ppm,然后通过特殊的方法,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,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浓度,解决温室效应的问题。
步骤1 查阅相关资料,确定作品功能。
通过从网上查阅的资料,确定程序功能:
1. micro:bit实时显示二氧化碳的浓度值;
2. 当二氧化碳浓度值大于1499ppm时,两个灯带打开白灯,给植物补光,否则灯带熄灭。
步骤2 确定方案,绘制草图
步骤3 编写程序
步骤4 结构设计
根据家里实际的盆栽,测量结构设计的尺寸
两位同学合作搭建好结构的支架
成品完成!
步骤5 测试
测试成功!
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位同学对作品的介绍吧!
精简版视频:
完整版视频:
END
附件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