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测试实验硬件连接
将HukyLens 2 连接到Arduino主板对应的I2C引脚,使用电源线连接Arduino Uno与电脑。额外供电提示:Arduino Uno的I2C引脚输出的电压不足以支持HUSKYLENS 2正常工作,当HUSKYLENS 2接在Arduino Uno上时须有额外数据线连接HUSKYLENS 2的Type-C接口与电源,为HUSKYLENS 2进行额外供电。接线图可参考下图。

2、设置测试实验平台
打开 Mind+ 编程软件,选择主控板 Arduino,加载HUSKYLENS 2 库
3、人脸识别(Face Recognition)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识别技术,其核心目标是:通过摄像头或图像分析系统,自动检测并识别图像中的人脸,并判断其身份、特征或情绪状态。人脸识别是让设备“认出你”的关键一步。它让设备具备“认出你”的能力,是身份验证、安全监控、智能交互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。
(1)人脸识别的基本定义
人脸识别是指:
利用人脸图像中的几何结构、纹理特征或深度信息,判断个体身份或进行特征分析。
它不仅识别“这是一个人脸”,更能判断“这是谁”。
(2)人脸识别的技术流程
人脸检测:在图像中定位人脸区域。
特征提取:分析眼睛、鼻子、嘴巴等关键点位置与比例。
特征编码:将人脸特征转换为向量或编码(如128维特征向量)。
身份比对: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匹配,判断是否为同一人。
结果输出:返回识别结果,如姓名、编号、相似度等。
(3)与相关技术的区别

(4)应用场景举例
门禁系统:刷脸开门或考勤打卡
手机解锁与支付验证
医疗系统识别患者身份
机场安检与边境身份核验
教育系统识别学生出勤与专注度
游戏或社交平台个性化互动
(5)常见人脸识别算法与模型

(6)技术优势与挑战

(7)人脸识别的场景


执行器(Actuator)是一种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物理动作的装置,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中的关键部件。它的作用是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,驱动机械结构完成特定动作,如移动、旋转、推动、夹取等。
(1) 执行器的核心定义
执行器是将电信号、液压信号或气动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装置,是“感知—决策—执行”链条中的最后一环。
(2)常见执行器类型

(3)执行器在系统中的作用
动作执行:如机械臂的关节旋转、轮式小车的驱动、夹爪的开合。
反馈闭环:配合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,实现精准定位与动态调整。
能量转换:将控制系统的能量信号(电、气、液)转化为机械能。
接口桥梁:连接控制系统与物理世界,是“虚拟指令”落地的关键。
(4)应用场景举例
工业自动化:机器人焊接、搬运、装配
智能家居:窗帘开合、电动门锁、自动调光
航空航天:飞行器舵面控制、姿态调整
医疗设备:手术机器人、康复辅助机械
仿生机器人:模仿肌肉运动的柔性执行器
(5)使用执行器需注意事项
负载匹配:选择合适的执行器类型与规格,避免过载或性能不足
控制精度:需配合编码器、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,提升定位与响应能力
响应速度:不同驱动方式响应时间不同,需根据任务需求选型
能耗与散热:电动执行器需考虑功率与热管理
安全机制:设置限位、急停、过载保护,防止误动作或损坏
(6)为简化测试实验,这里使用简单的执行器LED模块

5、实际测试的几个范本





6、测试实验代码
/*【花雕动手做】AI 视觉传感器 HUSKYLENS 2 之识别人脸来控制执行器模块
* 使用平台:MindPlus
* 主控板:Arduino Uno
* 功能说明:
* 本程序使用 HUSKYLENS 2 AI 视觉传感器识别画面中的人脸,
* 根据识别到的人脸 ID 控制 LED 灯的闪烁方式或关闭状态,
* 实现人脸驱动的智能执行器控制。
*/
#include "DFRobot_HuskylensV2.h" // 引入 HUSKYLENS 2 的驱动库,用于控制 AI 视觉模块
// 创建 HUSKYLENS 设备对象
HuskylensV2 huskylens;
// 初始化函数
void setup() {
Serial.begin(9600); // 初始化串口通信,波特率为 9600
Wire.begin(); // 初始化 I2C 通信,用于与 HUSKYLENS 模块连接
// 持续尝试连接 HUSKYLENS,直到连接成功
while (!huskylens.begin(Wire)) {
delay(100); // 每次尝试之间延迟 100 毫秒
}
// 输出初始化成功提示信息
Serial.println("HUSKYLENS 2 启动成功");
Serial.println("识别人脸来控制执行器模块");
// 设置数字引脚 13 为输出模式,用于控制 LED 灯
pinMode(13, OUTPUT);
}
// 主循环函数
void loop() {
// 请求 HUSKYLENS 执行人脸识别算法,处理当前画面
huskylens.getResult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;
// 判断是否有识别结果可用
if (huskylens.available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) {
// 输出当前画面中识别到的人脸数量
Serial.println("画面中的人脸总数为:" + String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Num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));
// 输出已学习并能识别的人脸 ID 总数
Serial.println("已学习能识别的人脸总数为:" + String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MaxID()));
// 如果识别到 ID 为 2 的人脸,执行 LED 快闪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2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RET_ITEM_STR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2), Result, name) + "LED快闪");
digitalWrite(13, LOW); // 熄灭 LED
delay(200); // 延迟 200 毫秒
digitalWrite(13, HIGH); // 点亮 LED
delay(200); // 延迟 200 毫秒
}
// 如果识别到 ID 为 8 的人脸,执行 LED 慢闪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8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RET_ITEM_STR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8), Result, name) + "LED慢闪");
digitalWrite(13, HIGH); // 点亮 LED
delay(800); // 延迟 800 毫秒
digitalWrite(13, LOW); // 熄灭 LED
delay(800); // 延迟 800 毫秒
}
// 如果识别到 ID 为 5 的人脸,关闭 LED 灯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5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RET_ITEM_STR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5), Result, name) + "LED灯灭");
digitalWrite(13, LOW); // 熄灭 LED
delay(1000); // 延迟 1 秒
}
}
// 每次识别后延迟 2 秒,控制识别频率
delay(2000);
}
7、该程序使用 HUSKYLENS 2 AI 视觉传感器识别画面中的人脸,并根据识别到的人脸 ID 控制一个 LED 灯的行为(快闪、慢闪或熄灭)。它是一个典型的“人脸识别 + 执行器控制”应用,适用于门禁系统、身份识别提示、互动装置等场景。
模块与硬件说明
HUSKYLENS 2:AI 视觉传感器,支持人脸识别、物体识别、标签识别等功能。
Arduino Uno:主控板,用于处理识别结果并控制执行器。
LED 灯(引脚 13):作为执行器,根据识别结果进行闪烁或关闭。
代码解读;
(1)初始化部分 setup()
cpp
Serial.begin(9600);
Wire.begin();
while (!huskylens.begin(Wire)) {
delay(100);
}
Serial.println("HUSKYLENS 2 启动成功");
Serial.println("识别人脸来控制执行器模块");
pinMode(13, OUTPUT);
初始化串口与 I2C 通信。
持续尝试连接 HUSKYLENS,直到成功。
设置 LED 控制引脚为输出。
(2)主循环部分 loop()
cpp
huskylens.getResult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;
请求 HUSKYLENS 执行人脸识别算法。
cpp
if (huskylens.available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) {
判断是否有识别结果可用。
(3)人脸识别反馈
cpp
Serial.println("画面中的人脸总数为:" + String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Num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)));
Serial.println("已学习能识别的人脸总数为:" + String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MaxID()));
输出当前画面中识别到的人脸数量。
输出已学习并能识别的人脸 ID 总数。
(4)控制 LED 灯逻辑
ID = 2:LED 快闪
cpp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2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... + "LED快闪");
digitalWrite(13, LOW);
delay(200);
digitalWrite(13, HIGH);
delay(200);
}
快速闪烁 LED 灯,表示识别到 ID 为 2 的人脸。
ID = 8:LED 慢闪
cpp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8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... + "LED慢闪");
digitalWrite(13, HIGH);
delay(800);
digitalWrite(13, LOW);
delay(800);
}
慢速闪烁 LED 灯,表示识别到 ID 为 8 的人脸。
ID = 5:LED 熄灭
cpp
if (huskylens.getCachedResultByID(ALGORITHM_FACE_RECOGNITION, 5) != NULL) {
Serial.println(... + "LED灯灭");
digitalWrite(13, LOW);
delay(1000);
}
熄灭 LED 灯,表示识别到 ID 为 5 的人脸。
8、测试实验MInd+图形编程

9、实验串口返回情况

10、实验场景图 动态图




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