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首页 返回首页
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
返回上一页 返回上一页

义教信息科技教学活动实践案例征集 恒温箱 简单

头像 重楼 2025.02.21 11 0

项目背景

 

浙江省信息科技 五年级下册第15课  恒温箱实验,设计了一个恒温箱

2tmuxf4hw6ht2wsnclr22j7n_0.jpg

项目过程

 

首先,我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。恒温箱主要需要控制温度,所以温度传感器模块、加热模块、散热模块、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是必需的。

 

恒温箱主要需要控制温度,所以温度传感器模块肯定是必需的。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也是必要的,因为需要调节温度。控制模块是核心,用来处理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加热和散热。显示模块可以用来显示当前温度,方便观察。

 

 

材料清单

  • 行空板K10 X1
  • 加热片 X1
  • 风扇 X1
  • 继电器 X2
  • 温湿度模块 X2
  • 电池盒 X1

 

 

硬件连接图

 

 

IMG_20250220_235934.jpg

 

第二步:设计恒温箱的结构

接下来,我需要设计恒温箱的结构。题目问了三个问题:

从功能需求角度,恒温箱的结构需要满足什么要求?

从控制原理角度,各个模块布局需要满足什么要求?

从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角度,恒温箱的结构需要注意什么?

问题1:功能需求

恒温箱需要保持内部温度恒定,所以箱体需要有良好的保温性能。可能需要使用保温材料,比如泡沫板或者木板加隔热层。另外,箱体内部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实验物品,同时要确保温度均匀。

问题2:控制原理

温度传感器需要放置在箱体内部,能够准确测量内部温度。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需要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来工作。控制模块需要能够接收传感器的数据,并根据算法控制加热和散热模块。所以,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要合理,信号传输要稳定。

 

 

第三步:搭建恒温箱

 

安装模块

控制模块安装在箱体外侧,方便接线和操作。

加热模块安装在箱体底部角落,用导线连接到控制模块。

散热模块安装在箱体顶部角落,同样连接到控制模块。

温度传感器通过一个小孔安装在箱体内部中央,导线引出到控制模块。

 

IMG_20250221_022317.jpg

 

没有太多的加热片,一块放在盒子底部,隔壁可以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,这里用木板代替(材料有限)

 

IMG_20250221_035006.jpg

风扇安装在一侧,温度传感器装在中间位置。

 

为了保证避光,采用封闭设计,顶部安装了 小灯,方便观察。

 

作品

 

IMG_20250221_034948.jpg

 

2个继电器,分别控制 风扇 散热和 加热片加热。

IMG_20250221_034956.jpg

 

盒子外也安装了 温度传感器,可以对箱子内外稳定有正好查看比较。

 

使用了siot 平台实现数据的连接,远程实时查看。

84064BDE-C574-49ac-8568-1A5923478B14.png

物联网平台可以方便学生记录数据。

 

 

物联网技术支持:https://mindplus.dfrobot.com.cn/dashboard

 

 

第四步:设计算法

现在需要设计恒温箱的控制算法。首先,确定输入和输出:

输入

预设温度范围(比如37℃到40℃)

箱内实时温度(由温度传感器提供)

输出

对箱内空气加热

对箱内空气散热

 

算法设计

根据实时温度和预设温度范围,控制加热和散热:

如果实时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下限,启动加热模块,关闭散热模块。

如果实时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,保持加热和散热模块的当前状态。

如果实时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上限,启动散热模块,关闭加热模块。

 

 

说明

 

信息科技课中的恒温箱,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能做出一个恒温箱,更多的让学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,更好的理解其中的算法和控制。

 

附件

评论

user-avat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