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人工智能遇上古老丝绸之路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你是否想过,一颗葡萄、一根胡萝卜,竟然藏着跨越千年的文明交流密码?两千多年前,张骞出使西域,带回了石榴、葡萄、胡瓜等异域珍果,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,更连接起东西方的文化与历史。
本项目是《丝路智行:从历史密码到AI编程》系列课程即将推出4个AI拓展项目之一
项目一:驿路识珍果——AI解锁丝路果蔬密码
项目二:手势驭驿马——用代码复刻古代通信
项目三:文字通关津——OCR解码边境核验智慧
项目四:物类辨丝路——KNN模型给文物分类
步骤1 故事引入
茫茫丝路,驼铃悠扬,张骞凿空西域,带回了石榴、葡萄、胡瓜等异域珍果。这些果蔬不仅丰富了中原的餐桌,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鲜活见证。千百年后,我们以AI为眼,以行空板为口,让古老的果蔬“开口说话”——通过图像识别技术,识别出它们的身影,并用语音讲述其传播之路。本项目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丝绸之路历史相结合,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既掌握图像识别原理,又读懂“舌尖上的丝路”。
步骤2 项目目标
使用行空板K10与电脑摄像头,结合百度AI图像识别技术,实现以下功能:
识别置于摄像头前的丝路果蔬(如葡萄、核桃、胡萝卜等);
识别成功后,行空板以语音形式讲述该果蔬的传播历史;
屏幕同步显示对应的果蔬画像与简介;
学生通过本项目理解图像识别的基本流程与列表遍历逻辑。
步骤3 硬件与平台清单
行空板 K10 ×1;电脑(带摄像头)×1;百度AI开放平台账号(推荐独立账户);Mind+编程软件
步骤4 准备工作
以文本形式准备陆上丝绸之路引入我国的部分蔬菜水果及其简介(如:名称.txt、介绍.txt等);在Mind+中定义两个列表变量:名称和介绍;分别导入准备好的文本文件至对应列表,完成后隐藏列表;注册并配置百度AI图像识别服务(详见下文)。
百度AI服务配置步骤:
访问百度AI开放平台:https://ai.baidu.com,注册或登录账号;进入控制台,创建新应用,勾选“图像识别”、“语音技术”等功能;复制应用中的API Key和Secret Key;在Mind+中切换至“独立账户”,粘贴密钥并验证。
步骤5 程序编写
1. 电脑端程序示意图
A:程序插件及初始化
添加AI图像识别

MQTT初始化
切换至独立百度AI账户
开启摄像头
B.测试AI图像识别程序

2. 行空板K10端程序示意图

步骤6 注意事项
图像识别程序不宜置于循环中频繁调用,避免超出免费调用限额;
推荐使用独立百度AI账户,避免公用账户并发限制;
识别时如有条件建议使用实物果蔬,提升识别准确率;
若使用MQTT、多线程等功能,注意避免在回调函数中直接操作屏幕显示,应通过变量传递信息。
步骤7 项目总结
“驿路识珍果”不仅是一项图像识别技术的实践,更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。通过AI与历史的融合,学生既能掌握现代人工智能的应用方法,也能深入理解丝绸之路在物种传播、文化交流中的重大意义。本项目将科技教育与人文素养相结合,是一次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尝试。
步骤8 拓展知识
丝路上的“果蔬密码”——物产交流与文明互鉴
丝绸之路不仅是丝绸与瓷器的贸易之路,更是物种与文化的传播之路。葡萄、石榴、胡萝卜、大蒜等果蔬的传入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饮食结构,甚至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。而这些作物的名称中往往带有“胡”、“西”、“番”等字眼,正是它们异域身份的明证。通过识别这些“果蔬密码”,我们不仅能读懂一段段传播史,更能理解开放与交流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。
步骤9 其他
关于百度AI平台:
进入控制台

点击左上角“九个点”

点击“图像识别”,然后按照提示创建应用,再点击左侧“应用列表”即可找到API Key、Secret Key。
作者公众号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