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级上册新课标,第四单元要求,四年级的学生会制作简单的动画,本节课我将用几个小例子,教授四年级的学生如何实现小程序。
核心关键词
多媒体技术 | 认识多媒体 | 音频 | 视频 |
制作简单的动画 | 自然科学与技术 | 联系 | 提取 |
科技与生活 | 传感器 | 控制 | 实现 |
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
四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信息素养,感知生活中的具体的媒体技术,逻辑思维也已经上升了一个台阶,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。这一阶段提升他们的技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。
信息素养
(1)自然界本身存在大量的信息,通过一定的手段,提取对我们有意义的信息并加工,为我们所用。
(2)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,有意识的选取信息并用合理的手段加工。培养信息意识。
(3)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培养信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(4)培养学生科学思维、创新意识、探索精神。
工匠精神
解决一个问题具有全面的思维方式和工匠精神,对于给定的任务,能够给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项目内容:
任务一:电子相册,通过代码实现k10屏幕上实现照片切换,电子相册

任务二:京剧变脸:通过设计一个“能根据外部光线强弱变化而实现变脸”为任务目标,在K10的屏幕上实现京剧变脸,当检测到外部光线强弱发生变化会随之改变的京剧脸谱。K10调用光感应传感器。
准备过程
1、打开mind+,用数据线连接K0和电脑
2、在MINd+ 中,使用上传模式,点击“左下角的”扩展“,在弹出的窗口中,点击”主控板按钮“然后选择”行空板K0“,点击左上角的”返回“按钮。
3、在mind+中,点击”连接设备“在下拉菜单中选择“comxx-unihiker k10”,硬件连接完成。
4、在变脸程序中硬件还需要连接光感传感器。

实践过程
任务一:电子相册
点击左侧“图形模块化”中的“行空板K10”中的行空板K0,找到图中所示的模块,并拖着到编辑区。



至 此,任务一完成。实现电子相册的切换,背景音乐的实现。执行效果如下:


任务二:京剧变脸
调用环境光传感器,使其实现变脸效果。



程序执行结果如下(因为是光感捕捉,所以,我用两张白纸遮挡住屏幕,拿开,变一个脸,再遮挡,再拿开观察变脸效果。)

通过实践一,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行空板电子相册的实现,行空板如何和计算机连接实现一个小程序。实践二运用光感捕捉实现变脸,其中用到了循环,对于四年级的孩子,应该比较感兴趣。也可以上手实践。
演示视频:file:///C:/%E7%9B%B8%E5%86%8C.mp4
file:///C:/%E5%8F%98%E8%84%B8.mp4
biechunling2025.02.03
为什么审核没通过呢?